英国为什么不建造学校?
英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私立精英体系)其实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只是这种重视教育的形式是建立在资本的基础上。 在国内很多人想出国读名校,英国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了,除了牛津剑桥之外还有杜伦,圣安德鲁斯等老牌名校。但是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费昂贵。 举个例子吧,今年杜伦大学新增了中国学生的名额,因此对国际学生一视同仁都增加了录取条件,其中本科的录取要求是A-level数学成绩不低于B;硕士的要求是最低7分(总分9分制)的成绩。也许大家不知道这个成绩单的难度系数如何,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以华政本科为例,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所有科目加一起GPA大概是3.0/5.0左右,也就是相当于雅思6.5分的水平,这个成绩在英本申请中只能申请到排名50开外的学校,而到了大二以后如果还想冲刺好学校的话,需要GPA至少达到3.2以上。
另外,英国的大学在录取的时候非常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经历以及个人素质,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中式孩子,没有任何的特长和爱好,那么基本上与牛校无缘。 那么为什么英国的私立高中如此强调课外活动和个性呢?原因就在于这些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全人。他们不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变成只会读书的机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会通过给学生设立难度更大的课后作业,额外的测验以及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能力,情商以及自信去迎接未来未知的挑战。
从这一点上说,中英教育体系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更重视知识的传播,而英国人更强调思维的训练。 这也是为何中国的家长即使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进名牌大学,上了名牌大学就意味着好工作,高收入。而在英国却正相反,好学校反而学费高昂。但不论怎样,好的学校和坏的学校差距还是非常非常大的,就好像中国好大学和差大学的差距一样大。
总结一句话:在中国,上大学花钱;在英国,上好学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