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佛教国家吗?
佛教传播到新之前,南洋的原始土著居民已经信仰了原始拜物教和巫术。13世纪左右,东南亚开始接触到了印度教、伊斯兰教(来自阿拉伯的国家移民)以及后来的基督教(葡萄牙传教士),但是佛教一直没有能在当地扎下根来。 直到14世纪初,缅甸的上缅甸地区信奉上座部(即现在的大乘佛教)的僧伽罗人向南迁徙,在锡兰(今斯里兰卡)东部定居下来以后,才开始逐步向东传播。而最早的记载显示,他们到达了马来半岛南部的古朱莱国,并在此定居发展,因此上座部佛教也被称为“朱莱教派”。后来有一部分人沿着马六甲海峡来到了新加坡,并在岛上建立了佛寺,从此开始了新加坡的佛教历史。 而现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附近有一座著名的佛寺——波东努瓦曼寺(Poh Onnua Man Temple),据说就是一座由15世纪来自锡兰的僧人建造的古寺遗址。尽管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的寺庙已经是第二座建筑,然而寺内的那棵巨大的黄檀树却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至于为什么佛教在新加坡能够生根发芽,与佛教本身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佛教要求信徒对自己进行约束以净化心灵世界,从而能够洞察真理,因此佛教一直注重教义的学习和理解,这为佛教在新加坡赢得了大批的信仰者。同时由于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因此不论民族、种族或社会阶层,人人都有机会平等地领悟佛教的真理。而佛教宣扬来世的生活要比今生充实,为此死者会被供奉在特殊的墓穴里,并用精美的壁画画上地狱和天堂的景象以此告诫生者珍惜当下的生活。这一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仰者与宗教领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