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硕士可以不读博吗?

饶鑫煜饶鑫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可以的,很多专业都是直接给master授diploma的。不过这个diploma和普通的master不一样,是专门研究型的master,属于研究生毕业证。 比如:UW的MS in EECS就给了Master of Science, MAIN或者CONCENTration,这个就类似于博士的前两年。再比如说UMI的HCI,也给了MSCSI(这个貌似是UW的一个系)。这些专业的论文比一般master的难度要高一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学校会把两个连着的master项目合在一起,分开来授课,但是最后一起申请,这样也能省一年时间。

这种情况我遇到的有UW的OES(Operations & Engineering Management)和SEIS(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还有CMU的BA,这几个都是两个连着的master一起申请的。不过这种合起来的项目对申请者的要求会比较高,因为两个项目的老师对于申请者的评估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申请者条件不够好很有可能会同时被两个项目拒绝。所以这种两连的项目也并不是1+1=2那么简单。

除了这种master之外,还有一种是faster-track master, 这个一般来说是针对有本科以上学位并且有相关工作经历的人,这个项目是直接给advanced master degree的,读完以后可以直接申请phd,但是申请phd的时候还是需要先完成一门course work。这类的master难度一般比较大。

陆绮华陆绮华优质答主

硕士教育在西方国家出现较晚,二十世纪初才出现第一批研究型硕士。在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早期研究生教育基本上按博士生的模式进行,即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直接从事研究。后来为了弥补学生学术素养和研究技能方面的不足,逐步形成了课程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现代硕士教育模式,但不同国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在美国,以课程为主的学位为专业硕士,以研究为主的学位为研究型硕士;而在英国,两种学位之间的差别不大,没有严格区分,一般统称为master。在西方国家,攻读研究型硕士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继续攻博深造,另一部分则就业。

在我国,硕士学位是博士学位教育的必经阶段,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博士生培养在课程方面具有连续性,毕业时也没有“研究型硕士”的明确标注,但是培养方式存在一定差别。一般来说,本科学历考入学术型学位硕士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没有学习期限的限制,硕士在读期间通过相关考核即可申请博士,也有部分硕士毕业后就业。大专学历考入学术型学位硕士专业的学生,由于存在学习期限的限制,在入学后不能申请提前攻博。

对于具有本科学历、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的学生,在某些专业是不能够考博的。这种情况下,攻读专业学学位硕士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就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