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大学有航运物流专业?
目前我国的海运业处于什么地位 我国是货运量增长最快、集装箱运输最活跃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海运大国和海运强国之间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主要体现在海运业劳动生产率低、海运企业盈利水平低等方面。2014年,世界前一百家最大货船承运人中,中国只有7家;
全球前十家最大集装箱制造商中,中国企业仅占两家。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有现实的诱因。历史的原因主要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对钢铁行业实行了产能控制政策,导致我国造船工业在近十年中没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落后于其他行业发展。而现实的诱因则是近年来国内大规模铁路投资和建设拉动了对钢铁的需求,使得国内钢铁行业重新兴起,并由此带动了船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但即使如此,目前我国造船业的综合竞争力仍然比较薄弱。除了自身的发展以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发达国家长期占据着海洋运输领域的垄断地位。在全球前一百家最大货船承运人中,来自欧洲和北美的企业占到95%以上;在前十家最大集装箱制造商中,欧美企业更是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垄断程度。
面对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我们要坚定扩大开放,欢迎国外优秀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同时加强监管,防止出现垄断现象;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争取早日实现从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的转变。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现有一个5年制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航运;一个四年制专业———物流管理。其中5年制国际航运专业按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又分为:航运(中远班)、物流(中外运班)、航运(国际班)三个专业方向。培养具备国际航运管理方面所必需的相关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胜任航运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国际航运系航运(中远班)和(物流中外运班)专业的培养计划,均是在有关专家、学者和企业专家共同研讨,针对船公司等航运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制订的。本专业将传统海洋运输的航海技术、船舶管理同现代的水路运输管理和经济、法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对航运和物流业务、技术和管理的综合理解。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较广,可以在航运、物流、货主企业、高校、研究所、政府和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本专业历届毕业生分配去向十分理想,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7%以上。用人单位有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法国达飞(中国)有限公司、地中海(中国)海运有限公司、海隆石油实业有限公司等500强航运物流企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