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有包括韩国吗?

冯承禧冯承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句豆瓣某位知友评论韩国电影《小姐》的话,用来形容韩国电影和韩国文艺界在此前的历史,大概是最合适不过的:“在旧世界完全崩坏前,他们没能在新世界真正建立起来”。 一、韩国电影的“黄金时代”(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韩国的电影发展同它的电视广播一样历经坎坷。1956年,韩国政府通过《广播法》和《电影法》,批准成立国家电视台KBS及国营电影公司KOED,并定下了每年拍摄一部影片的计划。然而,由于美国的占领政策影响以及韩朝关系紧张等因素,使得韩国电影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直至七十年代初,美国开始放松对韩国的经济及政治控制后,韩国电影才得以开始复兴。

1973年,李安导演的《推手》使韩国电影首次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而1979年的《母亲》更是直接拿到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在这之后,韩国电影人开始不断在海外摘金夺银,并陆续涌现出了朴赞郁、河正宇、全度妍等顶级艺术家。

如果光看奖项,你大概很难相信70年代的韩国电影人在品质上却远远称不上顶尖——无论是《推手》中的中国元素还是《母亲》中的乡土气息都或多或少有炒作之嫌,而此后韩国电影人的崛起更多得归功于工业上的成熟而非艺术上的天赋。二、“韩流”的诞生与韩国电影的“亚文化” (80年代至今) 从80年代到现在,韩国电影虽然在产量上不算多,但类型却已相当丰富,并且产生了以《熔炉》、《寄生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话题性十足,比如揭露学校性侵的学生运动题材《小姐》,又或者反映底层社会矛盾的《阿黛尔的生活》。当然还有崔东勋导演的《复仇》和朴赞郁的《英雄》系列,这些或商业或小众的作品共同打造了韩国电影独有的“亚文化”风格——“敢拍”。 如果仔细总结韩国电影的这类特点,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两条原因路径:首先是因为韩国电影严格的审批制度造成的“拍片难”,从而使他们在内容创作中不得不另辟蹊径;另外恐怕就要数韩国特有的学校教育体制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了。

从2004年的《我爱你》到五年后的《小姐》,我们不仅能看到韩国电影在艺术追求上的探索,更能发现其中深深埋着的韩国教育的影子。 于是,我们不仅在看电影,更是在读一本看不见的书——关于韩国教育乃至整个韩国社会的书籍。 三、未来:向“后青春片”进发的韩国电影 随着李安、朴赞郁等代表韩国电影巅峰的一代高手渐入暮年,如今韩国电影似乎正在走向新的转折点。

以《熔炉》、《寄生虫》为代表的优秀作品不仅海外票房不俗,更直接推动了韩国社会对于青少年性教育以及底层民众福利的双重重视。 而最新出炉的《小姐》虽然争议不断,但却无疑代表了韩国电影人追求的艺术高度——至少是形式上的高度。

从《熔炉》到《小姐》,我们看到的是演员孔刘与朴赞郁导演的铁杆联盟,而这样的联盟正是在韩国电影“新秩序”下产生的最宝贵的艺术财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