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为什么要上名校?
不请自来,谈谈我的看法。 先给结论,我认为“上名校”比“考大学”的重要性更重要! 但这里的“名校”并非仅仅指那些顶尖高校(清北复交中上985),而是相对狭义的定义——优质高校,也就是“双一流”学校。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先从两个案例说起。
案例一:某省高考文科状元,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未录取; 案例二:某省高考文科第二名,报考北京师范大学,被录取。 上述两人都是2017年浙江省文科考生。案例一的这位同学高考成绩663分,是当年全省的文科状元,但是她的首选学校是人大的法学专业,然而人大的招生计划里该专业只录取了该省理科第一名。她无缘人大。 而案例二的这位同学,高考成绩645分,位列该省文科第二,她被北师大录取,就读该校的历史学专业。
这两个人其实都有上名牌大学的资格,但是最终没有去成最理想的学校。为什么?因为高考是一个竞争性选拔。
当你选择了一所名牌大学的时候,你同时也选择了与你志同道合、素质相近的成千上万的考生作为你的校友和同学。而当你被一所普通的大学录取时,你选择的则是与其他毕业生气质较不相容的一批人。
虽然以上两个人都是浙江文科考生的佼佼者,但是在性格、气质、兴趣等方面,可能文科第一与文科第二的差异还是较大的。如果这两位同学都能如愿以偿,那么他们未来在大学生活里所能获得的满足感一定是比较协调一致的。
可是现实情况是,一位成了某省文科状元,却去了不是特别合适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另一位则屈居该省文科第二,却被自己心仪的院校所录取。 这是一种平衡,也是一种遗憾。
有人说,这是高考志愿的不完整。的确,完善的高招志愿方案应当是在全面考量学生自身特点(包括潜质、性格、兴趣爱好等)和学校师资、教学特色等因素后,能够让学生得到充分满足的方案。
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并不具备完备的信息和足够的专业素养来完成这样一个“个性化”的任务。目前这种“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的模式就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无奈——大家只能挤破头去抢有限的名额,很多情况下这些名额并不一定最适合你。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让考生们实现更大程度的满足呢?有!那就是增加一些特殊类型的招生方式,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能上更好的学校!
而在我看来,现阶段最为重要的特殊类型招生方式就是高水平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这个考试选拔的是具有优异特质的考生,它们的招生数量一般较少,比如北大清华每所学校自主招生的数字不超过500个,复旦交大每家也是几百个,而中山大学等高校甚至更少。 所以从概率的角度来说,能参加这类考试并有机会被录取的学生,无疑是极少数的幸运儿。如果他们没能获得自主招生录取的机会,那他们也大概率会成为高分考生里被名牌大学录取的那一撮幸运儿。
所以,我认为能考上名校比考大学更重要!不过,能上哪些名校也许就靠这一次高考了,所以考生们也要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