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艺术管理研究生水吗?
哥大的MFA in Art Administration和水是很没有关系的,这个项目一共36学分,分六个学期修完,第一年需要修满18个学分(4门课),第二、三年各修满9个学分(3门课),第四年只需要修满一个学分的 capstone 课程。
项目的主要授课老师都是哥大 SPS 学院本身的老师,比如我所在的 Class of 2020,有三位教我们的老师是:
Karin和 Michelle 是哥大教育系本科和硕士毕业的,分别教授我们的 Foundations 和 Information Systems 课程;
Eric 博士是哥大社会科学院的,教授我们的 Global Cultural Competence 课程;
Tomas 博士是哥大法学院的,负责我们 capstone 项目的指导。
除他们四个人之外,我们也会看到来自其他学院的教授来上课,比如我们选修的 Legal Issues in the Arts (由哥大法学院提供) 有哥大法学院的教授授课,而我们的战略沟通(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有哥大传播学院的教授授课。
所有的老师都非常敬业,给足课堂讨论时间并且会在课后留下联系方式供同学问询。如果某门课的成绩不理想,也可以向他们寻求进一步的辅导。 我本人是在国内读完本科学位后直接申请的,所以没有经历美国本科那种每一门功课都要考到一定分数才允许毕业的压力。美国的本科教育更倾向于通识教育(breadth education),就是在本科四年里学生要学习多个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不是专注在某个专业上。所以在我看来哥的MFA项目更像是本科教育的延续,除了没有学分以外它和我想象的研究生项目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大量阅读、写作、思考并参与讨论,然后对感兴趣的方向做细致的调研并撰写报告。
我申请时提交的作文里面有一篇是关于我读博的计划,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的计划是打算学完哥大的这个 master's program 再申请一个商学院的 phd 项目,不过现在我在哥大就读研究生期间也改变了主意决定先完成博士学位再工作。 总之哥大 MPA 的课程设置对我这样的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因为我在读 MBA 之前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在哥大就读的两年里我也从未感到自己知识和思维的短板,反而经常感叹自己在视野和思维上的开阔及导师们的渊博。
最后,哥大作为一个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院校,它的研究生项目(包括 MPA )都带给我一种“本科生待遇”的感觉,无论是录取还是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但这也是一个让人愉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