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三大艺术是什么意思?
“三大艺术”这个概念是19世纪中后期才开始出现的,当时人们发现,传统的“七大艺术”(包括戏剧)已经不能满足于大众的精神需求了,因此出现了电影、音乐和文学这“三大艺术”。它们分别以瞬时性、现场性和延时性而区别于表演艺术。 在西方,这三项基本上可以算是现代性的产物;而在国内,除了文学外,其它两项至今还没有完全从传统中分离出来,谈论起“三大艺术”来还显得有些仓促。不过,既然“四大发明”已经成为过去式,我们也该迎接“三大艺术”的时代了…… 顺便说一句,国内的音乐学院基本上都有“钢琴、弦乐四重奏、管乐合奏”这三个团,可见“三大艺术”的地位之重要 接下来简单谈谈什么是电影、电视、音乐和文学。电影是在1895年发明的(1894年底发明胶卷),早期叫作“摄影片”,后来有了配音和配乐才有了“有声电影”的概念——现在大家常说的“老电影”“旧电影”一般指代的就是“无声电影”;直到20世纪初,美国发明了有声技术之后,才有了一直延续到现在“有声电影”。至于我们熟悉的“影院”“电影院”则是2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事物。 而广播(Radio)和电视(TV)的出现时间就不用说了吧?只要不瞎就应该能看见,不过这两个名词在国内一直混得挺乱,很多电视剧集都叫作某某“广播剧”;而国外的广播剧(Radio Drama)跟我们的电视剧(TV Series)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相当于室内剧场(当然比舞台更灵活),后者是一批连续剧。
说到电视就不能不提起我国的广电总局,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禁止外国影视作品引进权的机构(至少是之一),它所掌握的权力绝对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它的诞生则跟1950年代的“京艺制片厂”有关(这家工厂的主要任务并非制作电影,而是拍摄影片素材供电视台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