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硕士如何规划?
本人于2018年4月从某末流985院校研究生计算机专业毕业,导师是搞人工神经网络的,我主要做了情感分析的任务(文本分类、文本聚类)以及人脸检测的人脸识别任务。以下按时间顺序记录我的读研岁月
1. 研一上学期(2017.9-2018.1) 这个学期主要在打基础,学习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的相关知识,还有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等课程,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个人对NLP比较感兴趣)。
2. 寒假期间(2018.2) 利用Python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知识并完成了课程作业(情感分析)。同时开始看机器学习相关的书并做笔记。
3. 春季(2018.3-2018.4) 在实验室跟着师兄做项目,用C++实现目标检测的目标。并在PaddlePaddle上训练目标检测模型。同时写了关于文本分类、文本聚类的论文(用于投稿),并实现了对应的程序代码。
4. 夏季(2018.5-2018.6) 在实验室继续跟着师兄完成项目,并用其他数据的文本数据和图像数据集训练模型并测试预测。同时阅读文献并准备开题报告和PPT。
5. 秋季(2018.7-2018.8) 开题报告通过!正式开始写文章和做实验。
6. 冬季(2018.9-2018.12) 修改完善文章和PPT,投递至中、高端会议并等待结果;利用PaddlePaddle训练其他数据集的模型并测试。
7. 寒假(2019.1-2019.2) 中高端会议结果出来啦~ 去! 玩! 耍! 同时为了填补研究空白,写了另外一篇关于情感分析的文章并完成了定稿。
8. 春季(2019.3-2019.4) 改文章!投期刊!等录用通知! 同时为了丰富毕业论文的内容,看了一些有关文本分类和文本聚类的书籍并完成了读书笔记。
9. 夏季(2019.5-2019.7) 接收通知!可以交定金定版面了! 开始拟合曲线、做回归分析、写总结。顺便复习考研专业课(计网、编译原理)。
10. 秋季(2019.8-2019.10) 修改、补充完毕业论文!打印成稿! 导师说,去,该投哪儿投哪儿吧! 我说,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