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浸会大学的传理学院是亚洲第一(当然,南大也是世界第一!) 首先,介绍我的同学的情况。我是在2016年申请的,当时我的同学有拿到英国G5院校的offer的,也有拿到UIC、港中文、南大的offer,最后选择去UIC的居多(因为学费比港中文字优;比英联邦体制更接近内地体制,

简单地说,浸会大学的传理学院是亚洲第一(当然,南大也是世界第一!) 首先,介绍我的同学的情况。我是在2016年申请的,当时我的同学有拿到英国G5院校的offer的,也有拿到UIC、港中文、南大的offer,最后选择去UIC的居多(因为学费比港中文字优;比英联邦体制更接近内地体制,
1. 内地护照去香港旅游,现在只能办团队游L签证,跟团走。 个人游G签证已经停了。 L签证每次入境可以逗留7天,签证有效期内(两次入境期限间隔不能超过30天)共可停留时长不超过14天。
我在港大,放18天寒假(十二月三十日到二月十三日),放二十五天暑假(四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 假期包括春节假期和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不过清明节和中秋节只放一天假 其他学校应该大同小异吧~ 港校实行的是学分制,只要修够一定数量的学分就可以毕业,
泻药,这题我应该答。 本科和硕士都在港大读的(但本科非HKCSE),不过不是医科,所以答案可能不太对题主的问题,仅供参考。 因为是本科,所以按当年(2013年)的政策来分享我的经历吧。首先,当时有两种考法,一种是A-level,一种是IBDP。都是申请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学校的入学考试。
你好,本人就职于某央企香港分公司。 先说结论:在香港读书回来就业优势大于劣势! 原因如下:1. 人才需求大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港府和诸多金融机构都对金融科技及大数据领域的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比如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
不请自来~ 曾经作为港澳地区的校园代表,负责过学校与两地通讯运营商的联络,对这块比较了解,给你分享一下经验。 先上结论 在香港学习、生活,用的手机卡应该是流量卡。
我读港大,从2014到2017年,当年并没有明确的要求雅思成绩。但是,你申请研究生的时候,必须提交合格的雅思或者托福成绩。 当年我们这一届(2014)入学的是第一个没有雅思和托福成绩的硕士,在本科基础阶段,学校给了相当多的免修课程,以补偿我们没有雅思的成绩。
本人14岁就到香港读中四,记得当时学校有一个同学他的爸爸当年就是因为自由行来香港的,他是直接从上海过来投亲的,但是到了香港以后因为语言不通再加上不熟悉环境找不到工作就流落在香港街头了(他只会普通话不会广东话),后来是被当地的警署发现的,把他送回上海老家。
刚面完,感觉还可以,记录一下过程 1.自我介绍(英文)2分钟 2.为什么选择牙科/为什么选择我们(英文)3分钟 3.你对牙科了解多少(中文)5分钟 我本来准备了好多问题,但是好像面试官并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QAQ 就只问了上面三个问题……我本来打算是要准备一个长长的解答关于牙科的很多问题,
先引用一句知乎上的话“以城大毕业生的平均水平,进四大、投行等高薪行业其实是很轻松的”。 这里说的”水平“可能不是指高考成绩(虽然高考是个门槛),而是在你就读本科期间的表现和成绩。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因为本人就是在香港读的初中(中四至中五),然后回内地读的高中和大学。 首先来说,我在香港的几年里没有见过任何同学或者校友来拜访我(当然也没有联络方式)。其次没有参加过任何类似的聚会或者活动。第三没有什么人会提及那段经历,甚至觉得你很怪。
我是今年新录取的港大文科phd,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港大有两个校区,一个是在香港岛的本部,一个是九龙塘的分校(我是在本部拿的offer)。我个人感觉港大的整体学术氛围还是很好的(除了疫情上网课的时候),因为整个学校都是人文社科类的居多,理工科会少一些。
1. 申请香港研究生的条件是什么? 在学历方面,申请者须具备学士学位,且能够出示学士学位证明书及成绩单;在语言成绩方面,申请者须达到雅思6.5分或托福80分的水平;在硬件背景上,一般要求申请者拥有良好的GPA成绩,本科期间的成绩需要是良好以上的成绩;在软性实力方面,申请者需具备较好的实习和工作经历,
下面我按照学校官网的排序,一一介绍科大开设的专业 (点击专业名称即可进入专业详情页):1. 经济与商业2. 工程学3. 法律4. 自然科学5. 人文与社会科学6. 医学一、经济学与商学 【含8个专业方向】 二、工学 【含9个专业方向】 三、法律 四、自然科学 【含7个专业方向】 五、
作为港大第一个Mphil的PhD,来答一发。 先说结论,如果读这个master目的是就业,那不要来;如果想继续深造,来没错。 这个专业本身不大,一共就四十来个学生,分两个course,一个是Logis,一个是Operations。
谢邀~刚考完~ 港岛大学(HKU)和中文大学(CU)的城市规划都是一年制,授课型硕士。 去年9月份入学,今年6月底考完最后一场理论课。7月初拿到成绩,8月收到通知录取。全程应该是10个月左右吧。由于是第一次参加香港考研,很多东西不太懂。
目前港浸会各学院的招生方式有所不同,有些学院是直接用高考成绩申请,比如商学院的本科阶段;而有的学院是先用高考成绩申请参加学院组织的考试,通过后才能被录取,这一类大多属于文理学院。通常文科类的专业会要求学生们在申请的同时提交英语和数学的成绩(个别专业除外),理科类的专业则通常会附加额外的面试或笔试。
港大工院毕业生答一下, 工院分为三个系别:电机电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以及土木建筑工程系。每个系下面再分若干小系。我本科是电气的,所以接触的比较多的是机电。 首先,港大的工科真的是“纯”工科,和商科比起来,完全就是另一个世界(虽然我也学商科),理工科的氛围确实在港校里是最浓厚的。
本科大概2300,研究生大概7000(不包括深港协作项目)。 其中本科生2300人的录取比例为2.4%,来自全国985高校;而研究生的录取率则是6%左右,来自全球各地名校。这个数据是2016年的,目前应该略有增加。
本人港中科经管研究生,对这里的情况还算熟悉。 先说结论: 如果单纯从经济学科本身出发,选择科大;如果看重院校名气,考虑中大四所学校。 具体分析如下:1.学术氛围 科大的工科背景使其更注重量化和分析,中大的商科则更偏向文科和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