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多少大师?
这个排名没有意义。 首先,“大”的意思是什么都不知道。是一个计量单位吗?那么,一大的教授有多少?二大呢?三大四大呢? 还是说,这“大”是指某个具体的研究科或研究所的规模大小?但是,一个研究科的教授人数是有限的,而一个大学的一个研究所可能有很多,我为什么要按你的分类标准给这些所一个个排名?而且这种规模的差异本身也很可能是由不同的考评体制导致的,比如说某所大学的一个系可能是按照企业里项目制的方式来分配研究资金的,这样每个项目的预算就会比较充足,因此可以雇很多人,但这样做出来的研究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再或者直接点说,我们按这个标准给教授排名,那要论文数量/质量干嘛? 我想说的其实是,对大学进行评价时,标准是可以且应该是多样化的。而一个最不坏的标准就是看这所大学的毕业生在社会上获得了什么地位,因为人总是要就业的嘛,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就大概知道它到底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生产数据了。
当然,这么做的缺陷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容易形成圈子化。比如国内搞金融的一直觉得自己的学历比国内其他专业的人更有含金量,就是因为几所著名财经大学出来的学生能在社会上获得较高待遇。而物理化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的学生就比较苦逼了,虽然科研上不可限量的潜力大,但在就业市场上却往往没有什么议价能力。而一旦形成了这样一种圈子,对整体社会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至少在这个圈子的圈子里,大家玩的是同一个游戏,规则是比较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