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延毕率是多少?
不请自来~ 我的延毕经历——18届材料学院高分子研究生,因为学科调整,从材科基转到有机合成。导师是研究院某研究所的副所长,人很nice,做实验也挺耐心(虽然有时候会吼我……),但学术上没什么见解,大概由于所里大部分老师都是搞材料的,所以对我们的化学研究不是很支持…
总之在研究所的这一年,基本没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17年下半年所里突然说不再资助我,让我自己想办法,于是开始找其他导师。因为18年教育部对研究生学籍年限卡得比较严,所有导师都怕学生延期,而我又是转专业,所以好不容易找到了愿意要我的导师,但是条件是必须半年内把我送到另外一所大学去做实验(他的项目在这所大学里有合作单位),才能开始算导师对我进行指导。于是18年2月,我刚结束春节放假回到学校就马上办理了出校手续,开启了边上课(非本校课程,去别的校区上课)边做实验的生活。因为不是本校的课程,所以不能参加期末考试,只能等到暑假回到本校再补,这样耽误了我整整一个学期。
终于到了寒假,我以为我可以休息一段时间,然而并没能!因为我之前在所里做过几年实验,有很多数据没有整理,又因为是转专业需要补很多课,所以回家之后我开始通宵达旦地写论文,整理文献和实验数据,同时学习新知识和补以前落下的一堆课。那半年的时光真是刻骨铭心,现在想想我都后怕,如果当时延期毕业,以我当时的状态恐怕真得会抑郁吧。还好一切辛苦都没有白费,终于在开学时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完成了博士报名,而延期的危险也迎刃而解。 所以我觉得延毕率还是要分情况讨论,毕竟不是所有延毕都因为学生能力不足或者学术不端造成的。希望我能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