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金融硕士好就业吗?
1. 先回答题主的第一个问题,MIT MFin项目的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如何。 据我们统计,2018届MIT MFin的毕业生起薪中位数约为15w美元(合人民币104w),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一年就能拿到20w+美元的起薪(合人民币135w+)。而2017届的MFin毕业生的薪资情况同样如此(见图1)。 我们同样也整理了2018届及2017届MIT OPRA项目(类似我们复旦的MF/MA双学位项目)毕业生的薪酬信息,具体可以参看我们的知乎专栏。 OPRA项目是MIT跟复旦大学联合培养的项目,复旦的学生在MIT学习两年,毕业获得两个学校的学位。从我们的数据上来看,2018届OPRA项目毕业生的起薪中位数大约是12w美元(合人民币84w),这一数字与往年基本一致。虽然这个项目是跟MIT一起培养的,但毕竟有两年的研究生经历都是在复旦完成的,因此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起薪相比MIT MFin项目还是低一些(当然,这个薪资水平已经是相当可观了)。
图1-2017届MIT MFin项目毕业生薪资情况 而想要了解最新一届Mfin学生的就职去向,最准确的答案莫过于查看MIT Career Portal。以我今年(2019年)申请的情况为例,今年共有758名学生申请该项目的录取offer,最后收到offer的人数为653人,大约百分之八十五的人会被该项目的录取率给录取,最终会有将近六百人在明年(2020年)春季或者秋季来到MIT就读该项目的PhD in Management Science。而我在浏览这些被录取人的背景时,发现他们几乎都有很强的数理背景,许多人在本科时就修读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等基础课程;同时很多人有着很强的编程能力,Python, R, SQL, Matlab等等编程语言都是他们的加分项。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我看很多人在浏览该项目的网页时都会看到“job market”这个词,由此担心该项目是不是以就业为导向。事实上,MIT的绝大部分master's degree都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为这些项目大多是为了满足学生们对特定领域深入研究的需求而设置的。比如我对方向(track)的选择其实就跟我未来想做的科研方向有关,而我身边也有不少同学选择跟我的选择不同,他们可能更喜欢现在的实习公司能够提供return offer,或是希望有一个能让自己适应工作环境并能够迅速开启职业生涯的方案。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每个人选择读Master's的理由和出发点其实都是不一样的。就拿我而言,我对现在所在的咨询公司很满意,因此没有必要因为看了career fair上那些光鲜亮丽的企业而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总之,选专业就像谈恋爱一样,没有百分百完美的配对,只有是否合适自己的考量。至于以后能不能在这个项目里找到工作,能否拿到像样的薪水,我觉得只要你在项目里学到了真才实学,其实机会总是有的。就算将来你不从事金融行业,你学到的分析方法和模型总能用得着。 祝各位申请季的小伙伴们都能拿到dream school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