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位有多少个?
我国学位制度起源于清末,至今已历经百年沧桑,发展完善。当前我国学位制度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其中学士有学士学位和辅修学士学位两种;硕、博两个级别分别包含若干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类别。 先来看看大家比较关心的博士学位!我国的博士学位按培养目标分为学术型博士学位和专业型博士学位。
学术型博士学位(PhD)培养目标主要为在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或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拔尖人才。专业型博士学位(DPS/DPT)是在特定职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能力,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先进专业技能,并作出创新性贡献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目前设置专业型博士学位的教师培养单位较少,只有20%左右。我们一般将学术型博士学位简称“博士”,将专业型博士学位简称为“专硕”。 学术型博士学位授予资格是高校设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个授权点需要经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审核。有些学校虽然获得了哲学、经济学等等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但不代表一定可以在该校报考!因为一个学校的优势学科不是很多,一般只会获得几个主要学科的博士授权,其他相关学科也许连硕士学位都难以申请到。例如重庆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一些学科甚至排名靠后。所以选择报考的学校一定要看清楚!
下面来说说硕士,中国的硕士学位按照培养目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培养科研人才设置的学术型硕士学位(M.A/M.Sc)另一类是为培养应用人才设置的全日制专业学位(MPC)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MPACC) 我们通常说的考研指的就是参加每年的12月统考,这个考试科目和所获学历都是相同的。考生进入复试之后根据学校要求提交材料进行审核,最终决定是否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起,所有硕士招生都必须参加全国统考。过去的硕士招生有3种途径:统招、GCT考以及单独考试。 GCT主要是面对在职人士,考试内容偏简单,但是报考门槛相对较高。单独考试则是由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大学的本科直博的学生,可以直接获得硕士毕业证而不用参加统考。 随着国家对学位制度的严格管理,对硕士毕业的论文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为了遏制学术腐败,国家加大了对硕士论文抽检力度,对于出现抄袭等现象的硕士论文作者,将给予严重处罚。对于打算报考硕士的同学来说,一定要认真对待论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