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构听力法?
“结构听力法”是“舒尔茨-罗森伯格(Schultz & Rosenberg)听力学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美国著名的耳科医生、耳神经学家和耳病学教育家F.N. Schulte教授于1960年创立的。它通过分析声音在听觉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来测试和评定听力情况,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科学的检测听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已被许多国家用来作为听力筛查的方法。
一、结构听力法的原理 声音传入听觉系统后,会在内耳中产生电位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会通过神经传导,最终引起听觉皮层的脑电活动变化。使用电磁诱导技术可以测量这种电位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强度,从而判定听觉系统的功能状况。 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结构听力法可分为耳蜗电图(cochleogram)检查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简称ABR)检查两种。
二、结构听力法的项目及正常值 1. 耳蜗电图(cochleogram) 它是目前判断耳部疾病最精确的工具之一。检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刺激内耳,以诱发耳蜗电位变化,进而观察这些电位的变化情况。
2.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 它是判断耳朵整体情况的有效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大脑对不同频率声音刺激所发出的电反应,来评估听觉能力。这些电信号经过颅腔和颈静脉传至大脑,通常分为I~III相。不同的相代表的是不同部位受到的刺激,如I相主要反映听觉皮层下部的反应,II相主要反映皮层的中部区域,而III相则主要与皮层的听觉相关区域有关。一般情况下,人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时,都会出现3个相同的波型,只是各有强弱之分而已。当发现上述波型发生异常或其中某一波型不存在时,即可查明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三、结构听力法的应用 这一项检查可用于任何有听力障碍的人,包括耳聋患儿、怀疑有听障的儿童、突发性聋患者、噪声性聋患者以及老年性聋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