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读研究生很累吗?

付呈芸付呈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我读phd的经历, 应该是这样的. 以读mba为例, 一般要求申请者有bachelor's degree(个别学校不接受本科学历申请,比如哥大商学院)并且必须完成一定的quantitative, mathematical and coding background(大部分商学院对申请人的数学背景要求是statistics, 个别学校会要求申请人有cs或者math的课程成绩). 因此一般来说,本科没有学过这些课程的申请人需要修读一定的数量以及内容的preparatory coursework以便能够跟上博士的学习进度并顺利完成学位的要求. 这些课程通常安排在硕士的秋季入学,而正式的PhD program是在来年春季开启(也有部分项目是可以秋季申请的,具体要看学校及项目的设置).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量化分析,数据处理,代码编写,论文写作与发表才能进入下一个学期。

接下来介绍一下每一学期的学习内容。 以我最熟悉的math/CS相关program为例, 一个学期大概20周的时长,学生需要在10周内完成4篇paper的阅读, 并在最后10周完成一篇paper的撰写和发表(有些项目会有不同的安排,以学校官网为准)。 第一学期的课程主要涉及数理基础,包括高数,拓扑学,代数几何,复变函数,随机 processes等;第二学期的课程则主要涉及算法,数据结构,优化理论,统计分析与建模。 第三学期开始正式进入研究阶段,根据选择的研究topic不同,可能还会涉及到编程语言(python, R, matlab等),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挖掘, Machine Learning, Deep Learning等)以及领域模型的搭建(经济,金融,运营,网络等)。整个学期一般在实验室进行,每周3天报道,4天在实验室工作直到晚上8点(有的是6点,看学校具体规定)。

除了每周定期的研讨会(seminar)和导师(advisor)的review之外,还需要在学期中间完成progress report来展示这阶段的研究成果。 第四个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所有课程内容的学习,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研究主题的深度挖掘上,按照之前规划好的方案逐步推进,为最后的paper做准备。在第四学期末和第五学期初一般会完成最终的paper定稿并与导师和同学讨论paper的内容和细节。

以我的经验来说, 如果学生能很好地适应美国的教学体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且具备坚定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并能在学习中做到劳逸结合的话,读master/PhD并不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这里说的累是身心劳累而不是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

相反,如果上述条件不具备,那么学习的过程将会非常痛苦且很难取得预期的结果。 最后补充一点个人建议: 提早适应美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制定好今后几年(读研+工作)的具体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在短期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解决未来面临的困境。 不然很容易出现像我一样,在读期间因为不适应导致GPA低, 错过最佳找工作时机,又因找不到工作而遗憾延期毕业的情况...

包津夏包津夏优质答主

其实去美国读研究生还是比较累的。首先,学生要提前半年开始着手申请学校的各项准备活动,从准备托福和GRE考试,到申请学校和奖学金、申请签证、预定机票和住宿、准备行李等等繁琐的事务,就要持续半年左右的时间。拿到赴美留学签证之后,学生在兴奋之余,仍然不能放松,还要做好出国后的心理适应和思想准备。

到了美国以后,还要有两周到一个月左右的适应期,其中包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新的语言环境,接受学校安排的包括选课在内的各种Orientation活动等等。一切安顿好以后,就开始正式进入美国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了。

首先,学生攻读美国研究生,学业仍然是其最重要的部分。美国大学实行学分制,学生每学期要按照自己的计划修读一定数量的课程。如果攻读的是Master'sdegree(如MBA等),一般需要在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修满一定数量的课程(一般为10门-15门课)的学分。如果攻读的是博士课程(如Ph.D或博士后),学生要在一两年之内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然后着手准备通过所谓的comprehensiveexams或general exams(即资格考试),只有在通过这些考试之后,才被当做博士研究生正式开展相关课题领域的研究工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