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件事件引起了爱尔兰移民?
1845年至1852年间,爱琴海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饥荒——这就是著名的“大饥荒”或“爱尔兰饥荒”。这场饥荒导致数百万爱尔兰人民死亡,约有一千五百万爱尔兰人离开故土,从此失去家园。 这些移民主要去往北美(美国、加拿大)和澳洲,其中澳大利亚接收的移民数量最多。
爱尔兰移民为什么要去澳大利亚?这是因为澳大利亚当时是向爱尔兰移民开放的最主要的移民地之一。在19世纪中叶之前,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殖民地,有大约一半的爱尔兰人来到这个州。到1860年,新南威尔士州的爱尔兰人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半数;到1870年,全澳的爱尔兰人已经占了当地人口的一半左右(见下图)。
澳大利亚的人口统计显示,在1851年和1861年间,从爱尔兰抵达澳大利亚的新移民平均每年超过1万人,而在1871年到1881年间则平均每年约为3.5万。 在所有的新移民当中,男性占据了绝大多数(大约为95%)。除了少数是来自工业发达的西欧国家之外,大多数新移民都是来自相对落后的国家,比如英国、爱尔兰、德国和荷兰等。他们大多没有携带家属,一个人独身上路。他们之所以离开故土,是因为当地生活条件恶劣,或是为了寻找工作机会,又或是为了逃避债务。
这些人被称之为“流浪者”(wanderers)或者“逃离欧洲的人们”(the exiles of Europe)。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爱尔兰人要背井离乡,远赴重洋呢?这主要是因为,在19世纪初,爱尔兰国内正处于极度贫困的状况之中。早在1845—1852年的大饥荒之前,全岛就有三分之二的农民属于赤贫状态,四分之一的居民生活在伦敦政府资助的救济机构里面。
大饥荒之后,虽然有很多移民前往北美和世界各地,但爱尔兰的贫困仍然十分明显。据统计,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里,大约有1500万爱尔兰人离乡别井,而同时期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爱尔兰移民也达到了2700多万。当19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无论是留在故乡的还是外出移民的爱尔兰人都已经几乎不再从事农耕,而是进入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他们在城市中心建立了新的聚居区,并逐步拥有了选举权。